本校第二期第一階段高教深耕計畫(112-113年),以建構數位時代下跨域實務人才培育模式、完備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社會實踐系統、建構「區域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基地」之產學合作新型態、ESG 綠色創新產業之技術研發、跨域組合之專利智財管理、深化跨國合作國際移動學習、深化經濟不利學生助學機制與輔導及落實校務研究成果於校務治理等策略方向持續推動。 第二期第一階段計畫執行後各面向成果包含:
1.透過補助教師辦理「先導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累積教學創新經驗,提升 113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件數至 27 件,通過率從 46.94%增加至 48.21%。
2.修訂規劃 21 個跨領域學分學程,引導學生有系統地融合跨域知識。
3.擴大執行以專題製作之「箍桶式」跨域課程革新,共四系榮獲「教育部第二期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A+與 A 類計畫補助。 4.擴大推動與日本、
菲律賓或是德國等夥伴學校之學生跨國 i-PBL 或移動學習學程,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5.與奇美醫院合作成立「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推動臨床需求與技術新創媒合,並轉化為實際產品落地應用。
6.校園創業團隊「觸覺科技有限公司」不僅榮獲「2023 數發部 X-Run 創新競賽」冠軍,2023-2024 年亦連續入選「數發部公益創新.徵案 100」,累積獎金 240 萬元。 7.教師跨領域團隊,提升研發量能,開發「iThermos 數位恆溫腹膜透析監控裝置」榮獲「第 20 屆國家新創獎」、「多維奈米銀鍍層之可拉伸導電纖維應變感測器」榮獲「2024 未來科技獎」。 8.近 5 年本校經濟不利助學基金募款金額皆超過 500 萬元,也是每年以自籌經費提供學生助學金額最多之私立科大。 9.「跨樂尬陣」USR 計畫推動在地共融與永續城鄉(SDG11),榮獲「2024 臺灣永續大學獎」社會共融領袖獎。 10.「藏碳蘊漁」USR 計畫對接 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獲得「2024 臺灣永續行動獎」銀獎。
|